巫溪县自东汉建县以来,曾设县、郡、监、州的建制,其名称先后为北井县、始宁郡、永昌郡、大宁监、大宁州、大宁县、巫溪县。
先秦时期 巫溪县先后属巫咸国、巫臷国,夏商周属庸国鱼邑,鱼邑并于楚之后,归属巫郡。公元前277年,秦昭襄王取楚巫郡归于黔中郡,设立巫县,县域包括巫山、巫溪。
秦朝时期(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) 秦统一六国后,推行郡县制,巫溪县属黔中郡巫县。
汉朝时期(公元前206年至220年) 西汉,巫溪县属南郡巫县。东汉建安15年(公元210年),从巫县分设北井县,县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;建安21年(公元216年),北井县归属固陵郡(今奉节县)。
三国时期(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) 北井县(巫溪)先后属巴东郡(今奉节)、宜都郡(今宜昌)、建平郡(今巫山)管辖。
晋朝时期(公元265年至公元420年) 西晋,北井县先后属巴东郡、建平都尉、建平郡管辖;东晋,北井县建制未变.
南北朝时期(公元420年至公元581年) 刘宋、南齐、梁朝、西魏时期,北井县建制仍旧。北周初(公元557年至公元566年),在北井县设始宁郡,后改称永昌郡,郡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。天和3年(公元568年),北井县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