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雪将至,天气逐渐转寒变冷。
位于巫溪县宁厂镇猫儿滩的传统村落显得更加冷清。大宁河水缓缓从屋前流过,凌冽而澄净。
天很冷,但只要有石德荣的地方,猫儿滩社区老人们孤独的心就一直被温暖着。石德荣今年57岁,是宁厂镇猫儿滩社区副书记。自2011年任职以来,她的工作和生活都围着0.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00户居民转,已过退休年龄的她割舍不下对社区居民的牵挂。
“注意点哦,双脚站稳了再劈,莫伤到自己。”11月20日,在石德荣家里的院坝内,她一边用手比划一边大声叮嘱陈词林劈柴要小心。陈词林心领神会,眉开眼笑。
“在我35岁的时候,就把他接到我们家了。”石德荣说,今年73岁的陈词林是一名聋哑人,原本与哥嫂一起生活在大河乡民主村,后因哥哥去世,家庭失去了主心骨,嫂子周世秀还要承担起抚养三个儿子,生活不堪重负。
面对这样的困境,周世秀不知如何是好。后来她通过熟人打听到石德荣一直在做善事,也收养过残疾人,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上门。了解情况后,石德荣当即便应承下来。就这样,51岁的陈词林开启了新生活。22年来,石德荣早已把他视作自己的亲人,耐心地照顾起陈词林的衣食起居。被爱包围的陈词林也会主动做些扫地、劈柴等力所能及的小事。
可就在2019年发生的一件事,让石德荣追悔莫及。
当时石德荣家里正在修建新房,午饭后陈词林和工友们一行正卖力地干着活。
突然之间,陈词林面色苍白,一直指着自己的胸口,发不出一点声音,一瞬间,他口吐鲜血,昏厥在地。
“九娃子(陈词林的绰号),九娃子,这是怎么回事?快醒醒……”现场一阵慌乱。
石德荣闻讯赶来,也吓得不轻,等不及叫救护车,她赶紧开着皮卡车往医院赶。
幸好抢救及时,陈词林才捡回一条命来。经过诊断,原来是因为陈词林长期暴饮暴食增加肠胃负担导致胃出血。
“都怪我,平时生怕他吃不饱,每次都还多给他添碗饭。”此后,石德荣在日常生活中就格外注意,严格控制起陈词林的饮食。
“全靠遇到了石德荣,不然你九娃子哪有这样安稳的生活。”“你也是有福气。”街坊邻居闲聊时总会把这样的话一遍一遍讲给陈词林听,尽管听不到,但他总是乐呵呵的。
有同样“待遇”的还有残疾人赵祖向,目前两人一同与石德荣生活在一起。从1996年以来,石德荣陆续收养过6名残疾人,期间,她还为去世的陈健康料理后事,她用凡人善举,为弱势群众撑起一片晴空。
在家庭中,石德荣尽心尽责,守护着“家人”的幸福和安宁。同样,在工作上,她急群众之所急,忧群众之所忧,深受群众拥戴。
尽管石德荣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,为群众排忧解难,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,但在宁厂镇启动实施猫儿滩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中,她也遭遇了“滑铁卢”。
2022年9月,工作启动以来,石德荣作为领导小组成员,主要负责综合协调、信访矛盾化解、征地拆迁等工作。可由于当地居民老龄化严重,当涉及到生活习惯、经济补偿、历史遗留等问题时,效果却收效甚微。
一边是需要限时完成的任务,一边是眼前棘手的问题,这可让石德荣犯了难。
在一次征集意见的院坝会中,有几个居民率先发问。
“我屋条件不好,拿不出多的钱来,你们要是能解决,我就同意。”“旧房子还不是生活了几十年,我也活不过几年了,修来有什么用。”平日里一向支持配合石德荣工作的群众却在这时唱起了“反调”。
院坝会上,大家依旧议论纷纷。
“论经济条件,我屋头最差,平时石书记对大家的付出都看在眼里,工作上我们应当全力支持才是,我双手赞成!”朱兴秀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说。
朱兴秀夫妇曾居住在天星乡湾潭村,因高山移民搬迁来到了猫儿滩社区。所住的房屋为原始的土木结构,早已破败不堪。两人都被病痛缠身,每个月的低保只够药钱。拮据的日子,让他们不再敢奢望重新拥有一间安全牢固的房子。
“国家政策这么好,剩下这点钱,再难我也要想办法。”大家看到朱兴秀如此坚定,也都转变态度。
那一刻,石德荣尤为感动。她深知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只要守住初心,一心为社区群众办实事,带给自己的同样是温暖和力量。
为了让社区居民都能住上安全舒适的房子,对有担忧和疑惑的居民,除了开院坝会外,石德荣还挨家挨户倾听心声、苦口婆心宣讲政策,直到所有居民都松口支持修缮。
后来,在社区居民的鼎力支持下,改造工程顺利推进,猫儿滩旧貌换新颜。截至目前,猫儿滩传统村落一、二期全部完成,传统民居修缮共计39户,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100多盏;三期建设正在有序进行中。
2023年6月,年过七旬的朱兴秀夫妇如愿住进了新房。白墙黑瓦的新房矗立在猫儿滩的青山绿水间,小院坝干净整洁,门前地里的青菜长势喜人,屋旁的大树上金黄的柚子,把树枝压弯了腰。尽管一年多过去了,他们还像做梦一般。
“周大哥最近身体如何,我带了一些腊肉和面条,你们先吃到起。”11月20日下午,正在地里摘菜的朱兴秀猛一抬头,便看到石德荣又为他们一家送来的生活物资。
“嗨呀!你怎么又拿东西过来,上次拿来的都还没吃完。”周祖金听见石德荣的声音,连忙搬着椅子从屋里出来。
石德荣介绍,朱兴秀夫妇是社区最困难的群众之一,儿子入赘外省,两个女儿出嫁他乡,没有其他经济来源,老两口仅靠低保维持生计。
“当初修缮这个房子也是找她借的钱,吃的用的都是她帮忙弄,还悄悄塞钱给我们治病。”老两口每每提起石德荣,总是掩饰不住对她的夸赞。
不止是朱兴秀夫妇,社区的舒成龙、舒进忠一家谈起石德荣更是赞不绝口。
自石德荣任职以来,她一直主动承担起陪伴社区老人们的重担,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帮助,还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,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慰藉。
暖阳下,三个人坐在院坝中拉着家常,谈笑风生。
用手机收看独家新闻,请订阅巫溪手机报。
移动用户编辑短信WXSJB到10658600定制。
详细请咨询 023-51699288
版权声明:
·凡注明来源为"巫溪新闻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,版权均属巫溪新闻网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·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